Search


奶嘴的功能主要在安撫,小寶寶會藉由口腔的活動來獲得滿足。當寶寶的各種需求,包括飽食、身體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奶嘴的功能主要在安撫,小寶寶會藉由口腔的活動來獲得滿足。當寶寶的各種需求,包括飽食、身體的舒適及親情的撫抱都得到適當的注意後,一歲以前可視需要給予奶嘴吸吮。

大一點添加副食品後,口腔的刺激隨著口腔肌肉發育成熟而漸漸增加,吸吮的反射動作會自然消失,以及與周圍互動增加,他會開始接觸周遭的人,也會接觸許多外在的東西和不同的環境,這些外在的刺激會讓小寶寶轉移對吸吮的依賴感,可以降低對奶嘴的需求,自然不再需要奶嘴。

在新生兒學會適當吸吮母乳之前,不要使用奶嘴;6個月以上的嬰兒,吸吮需求下降,可以完全不使用奶嘴。或者只在於寶寶想睡時才用,清醒及睡著時就拿開,降低對奶嘴的依賴感。

一歲以上的嬰兒最好中止使用安撫奶嘴,如果實際年齡滿兩歲以前還戒不掉奶嘴時,就要求助於兒童牙科醫師了,最擔心的是吸吮過度的牙弓,以後會變成骨性暴牙,即使以後願意花大錢做矯正牙齒,效果也很難令人滿意。

要選擇奶嘴的話,建議家長盡量使用自然形狀的奶嘴,可以選擇扁型的奶嘴頭較理想。

最好戒奶嘴的時機,是讓孩子去上學,藉由多采多姿的課程及需要與同學或老師溝通,自然無法一直叼著奶嘴。平時盡量以分散注意力讓他忘記要吃手或奶嘴。比如說給他手搖鈴或有聲音的玩具,給他餅乾,或跟他說話、跟他玩,多給他感覺統合的相關刺激。

當小朋友對吸手指或吸奶嘴之外的事情產生興趣之後,自然會減少這些過度的依賴,先從減少吸吮的次數做起,家長也要維持家庭和諧,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及滿足感,自然能讓他逐漸脫離對奶嘴或手指的依賴。

安撫奶嘴是父母照顧孩子的輔助品而非替代品。許多家長聽到孩子哭,就塞進奶嘴讓他閉嘴。其實哭鬧也是嬰兒的一種講話方式,過度使用安撫奶嘴會降低孩童的講話慾望,自然會有語言遲緩的問題,其實這種使用方法,對孩子和大人而言都是壞習慣。

(本文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童牙科主任)


Tags:

About author
給生命一個最好的開始 (◕‿◕) ♛ 免責聲明: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所有,如侵權告知後將立即更正。 ♛ 粉絲公告:(非社團管理員創立,社團管理員一切言論與粉絲專頁無關) 重要聲明: 本網站資料,為網路資訊收集整理,僅供參考用途,並不取代醫師、治療師、護理師的專業意見。如須尋求醫療診斷,請向專業醫護人員諮詢。 本網站不擔保所有訊息正確、可靠和完整性,讀者應自行判斷內容其真實性。切勿撰寫粗言穢語、誹謗、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,敬請自律。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。
孕媽咪寶貝是媽媽界受歡迎的親子平台及討論區,提供熱門親子討論及子女教育話題,包括分享育兒心得、媽媽經、孕期及產前產後保養、嬰幼兒餵養、二手母嬰用品交易、親子好去處資訊等。
View all posts